傳導性弱聽 | 外耳或中耳出現問題 |
感音神經性弱聽 | 內耳出現問題 |
混合性弱聽 | 中耳及內耳同時出現問題 |
輕度弱聽 | 26 至 40 分貝 |
中度弱聽 | 41 至 55 分貝 |
中重度弱聽 | 56 至 70 分貝 |
嚴重弱聽 | 71 至 90 分貝 |
深度弱聽 | 91 分貝以上 |
中耳炎是最常見導致兒童有傳導性弱聽的原因。中耳炎主要由於耳咽管功能不正常,導致中耳受到感染。某類人士比較容易感染中耳炎,例如 : 小童、有裂顎及顱面有異常情況的人士 。
是,弱聽是其中一個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良好的聽力對兒童學習語言是很重要的,因為兒童若患有弱聽,他們學習言語時會因為聽不到某些語音而令他們學習時感到困難 。 當然,語言發展遲緩亦可能與注意力不集中、發展或純言語問題有關。本中心的言語治療師及聽力學家能夠作出專業的言語及聽力評估,並且提出合適的建議,例如︰言語治療或助聽器驗配等。
是可以的,但聽出來的聲音會較微弱。若因耳膜破穿而導致弱聽,一般都是屬於輕度及傳導性弱聽。耳膜穿破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外傷或中耳發炎所引致的。若想得到更多資料,請向耳鼻喉科醫生查詢。
耳鳴是指在耳朵或頭部內產生的嗡嗡聲、哨子聲或嗚嗚聲等,但並不是從外而來的聲音。耳鳴有不同的特性,它或會是持續的或是間歇的;響亮的或是微弱的。 雖然耳鳴有時會令人十分沮喪,它基本上並不會對生命扣成威脅,且耳鳴患者是可以回復過往正常的生活。
耳鳴是一種病徵。在我們當中,約有百分之十七的人會患有耳鳴,而其中百分之三十三是長者。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耳鳴患者是患有侵入性耳鳴,即可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耳鳴。
科學家們認為大部分的耳鳴都是起源於我們內耳的耳蝸,即聽覺器官。 耳蝸內有很多細微的毛細胞,這些毛細胞若受到某些原因而損壞了,便會產生不規律的信號。不幸的是,我們的大腦在處理這些信號時,有時會因為出了錯誤而誇大耳鳴的感覺和恐懼感,結果是加深了耳鳴。在聽覺受到耳鳴的影響下,患者亦會因此變得緊張和疲勞,這會進一步使耳鳴問題惡化的。
1990 年,美國馬利蘭大學著名耳鳴研究學者沃斯特波夫博士為耳鳴神經生理學模式立論。其後他利用此模式發展了一套名為「耳鳴訓練療法」,一套被公認為至今最成功的耳鳴治療方法。這包括透過輔導及鬆弛練習。 耳鳴患者若證實為弱聽,便應驗配助聽器。若沒有弱聽的話,則會被建議每天最少八小時,配戴一部祗會發出低響度,但不會完全掩蔽耳鳴的「噪音製造器」。這樣,大腦便會漸漸減低對聽覺神經信號的過度敏感,不論這些信號是自發性的,或是從外而來的聲音。 接受「耳鳴再訓練治療法」十八個月後的結果顯示,大部分耳鳴患者覺得他們的耳鳴已不再是煩擾的,當中更有超過三分一的參與者發覺他們的耳鳴已完全消失了。
耳鳴訓練療法之四個基本要素: